从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说起

昨天,拼多多的市值超过阿里了。

随后,看到了诸多的自媒体和身边资本圈的朋友开始热议,然后是前同事们的讨论,然后是马老师讲话又炸出一波人跟着转发着各种评论。

大家都在认真的研究一个问题:拼多多做对了什么? 可是有一个前提却被大家选择性遗忘——拼多多真的做对了吗?

当然,这个问题不是针对拼多多的,并不是想说这个企业有什么不对。我们类比一下,三年前阿里市值最辉煌的时候,似乎也没有人在批判阿里有什么不对?而今天评判拼多多的每一个“对”,其实都在反衬着三年前阿里的“错”。回顾三年前,大家觉得阿里做对了吗?为什么今天就会觉得拼多多对了?那三年后,又会如何评说拼多多今天的对错呢?

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——随波飘零的片片落叶,被浪花裹挟到高点时,就会被认为是对;反过来若恰好落到了波谷,则又会被认为是错。于是对错的标准也如同波浪般变幻莫测了。

身边总有些朋友在努力寻找对与错的规律,希望自己成为对的人,奈何苦寻不得。或许,根源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不够聪颖,而是误信了对错的标准,失去了正确的方向。

芒格去世了,大家尊敬着他的长期主义,却依然做着短视的判断

也是在昨天,芒格去世了。

朋友圈里追捧着拼多多的朋友们也纷纷缅怀着芒格。讽刺的是,他们说:芒格教会了他们要坚持长期主义;他们又在宣扬着自己从事的长期事业——无一例外的都是当下最热闹的赛道:大模型、跨境电商、AGI 。。。

或许他们的观念中,未来是一成不变的,当下的热门可以持续一辈子;也或许他们的观念中,“长期”其实是短暂的,或许数年,或许更短,当热门变换时,就是下一个长期的到来。

无一幸免

这种浮躁,在整个世界中蔓延,无一幸免。

政治圈,中国会赢。不过是因为其他的人都太浮躁——我们可以愿意用 20 年改变什么事情,但是大部分的国家不愿意等,没有耐心等,甚至不相信等待的力量。

中国会赢吗?

芯片封锁了又能怎样?我们在芯片上再等 20 年又能怎样?这其实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底气所在——我可以用 20 年的坚持去等待,去改变。而你们,不行!

“时间在我”,不是因为重要的节点临近,而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坚持。时间永远会站在正确的方向上,短期的挫折,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。

科研圈,也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浮躁的人们——大模型领域的论文越来越像新闻 PR 稿件,唯恐标题不醒目,满篇 “xxx is all you need”。

娱乐圈。。。

或许体育圈反而成了最后的净土,最强的战士们依然是上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将,他们用刻苦和努力告诉后辈们,流星确实可以闪亮一瞬,绚烂无比;你可以选择成为流星,但我选择成为太阳

像我这样的人

喜欢毛不易的《像我这样的人》,唱出浮躁的时代里,每个人的沉沦:

引用

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

像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单纯 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 去换一身伤痕

像我这样迷茫的人 像我这样寻找的人 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 你还见过多少人

像我这样庸俗的人 从不喜欢装深沉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 忽然也晃了神 像我这样懦弱的人 凡事都要留几分 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 想过奋不顾身

像我这样孤单的人 像我这样傻的人 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 世界上有多少人

身边很多的人,意气风发,拿着高薪,天天讲着行业里最热门的黑话,谈论着阿里衰落的必然性和拼多多的成功,努力在各种场合里抛头露脸,努力成为时代的“精英”,换取别人崇拜的目光。他们不是互联网上的网红,却努力活成了自己生活圈中的网红,小心经营着自己的人设,努力迎合着身边的一切“粉丝”的期盼。

可他们身上却似乎又都带着 BGM:“像我这样迷茫的人/像我这样寻找的人/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/你还见过多少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