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情理论 传统经济学未能描述的人类行为方式 女生找男生修电脑,应不应该很快修好? 面对问题,直男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解决方案并将问题解决,这本来是很合逻辑的事情。 但女生找你诉苦,并不是去问你应该怎么办的,不是为了找你寻求解决方案,其实是想得到你的支持与共情。 ——知乎《经常被女生说成是直男,该怎么办?》 功利动机 共情动机 指为了达成某一目的,而产生的获取明确指向性信息的行为。 衣食住行 解决刚需的购物行为 搜索、咨询、知识付费 指没有明确目的,但为了获得情感链接与情感体验,打发无聊,而产生的获取信息的行为。 与朋友闲聊 刷知乎、B 站、抖音、猜你喜欢 看综艺、电视剧 断言:未来的营销市场,会和过去一样,赢得共情的玩家赢得功利市场 两种动机的不同解法 功利动机 解决用户的明确需求,帮助用户快速达成目标或获取目标信息; 共情动机 源源不断地提供可以与用户共情的信息; 用户在获取信息前是不知道信息能否与自己共情的,所以用户需要的是可评判的信息源; 你会选择从哪里获取信息? 对信息源的评判标准,最重要的是: 人设(信息的共情程度); 信息的频率; 新信息; 一个人通常有多个信息源 人会因为信息源共情能力的变化,调整从之获取信息的频率; 信息的三要素 信息的编码 (Coding) 信息的内容 (Message) 信息的观点 (Key Point) 三者都可以形成共情,没有高下之分。相比之下,编码和内容通常贡献更多的共情点。 如何改变一个人的观点? 人与一条信息发生共情时,就会倾向于接受这个信息的观点 《奇葩说》征服你的是观点吗?是逻辑吗?是一段感人的音乐和一个你感同身受的故事(信息的编码和内容共情); 骗子的套路都是与你共情,然后就会形成信任; 宗教传销的要义皆尽于此。 测试一下你对共情的理解 解决问题优先判断共情动机是否在起主要作用 奢侈品品牌应当如何营销? 奢侈品的品牌,自然是主要解决用户的共情需求的; 人设 频率 上新 提升信息的共情程度 有什么办法可以进一步提升爱情(婚姻)的质量? 人设和频率基本上是固定的,所以只能通过信息内容来提升共情程度; 编码 内容 观点 说服一个人,靠的不是逻辑,而是共情 当你在给孩子讲道理时,孩子却在搞怪,怎么办? “从前有个孩子不听话,后来他死了……”——《麦兜的故事》 小红书是如何卖奢侈品包包的 这个包很贵!但我的男朋友很爱我买给了我;你的男朋友爱你吗?你也值得拥有这个包包! 理解共情动机对功利动机的影响 见投资人或客户时,究竟要讲什么故事才有效? 共情理论在商业中的复杂应用 私域营销应该怎么做?看哪些指标? 几个共情的案例 共情案例之编码共情 编码共情的价值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,遇到一个懂得他母语的人,他一定会特别愿意与这个人聊天,哪怕仅仅是编码共情; 拼多多、蜜雪冰城的传播曲都是改编自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,通过音乐的编码共情,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信息内容; 如果一个人说的一个梗恰好你知道,两个人会相视一笑,显著提升共情体验; 对于信息源而言,新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要素 保持新鲜感也是共情的重要因素 用户需要的是新的共情的信息,而不仅仅是共情的信息: 老梗重复次数多了,就不共情的; 如果只是共情,翻资料查档案馆就可以了;但大家都选择去看最新的节目。 新的信息,重要的是体验和感受,而不是信息究竟有多新; 下拉刷新、知乎日报就能给人“新”的感受; 你平时跟人沟通时是不是时常能带来新的话题呢?你的父辈们呢? 共情案例之友情 友情是什么? “朋友”是某个信息源: “朋友”往往常见于同学、同事这类拥有共同经历的人,因为彼此在信息的编码和内容上有明显的共情点; 朋友间信息交流的频率降低,友情自然就淡掉了(回忆一下人人网如何帮我们重拾友情); 聊得来的朋友,会更频繁的聊天; 共情的网络效应 共情的网络效应 共情具有群体性; 具有共同共情点的人们,彼此之间都会形成共情,从而形成群体。 群体中会自发出现地位稳固的意见领袖; 群体中总会有更容易与他人形成社交关系的人; 群体共情会从网状结构变成星状结构; 共情案例之这些都是共情 这些都是共情在起作用 塑造品牌就是在打造一个共情编码。换句话说,品牌是共情,不要用功利动机的视角来理解它; 爽文、流行电视剧、热门梗(脱口秀)都是可以与更多人共情的信息;他们部分找到了构建共情信息的方法论; 共情案例之这些都是共情 这些都是共情在起作用 直播间的主播、短视频的 up 主、微博大 V、公众号等等都是共情体系下的 KOL。他们擅长的是成为很多人的优质信息提供者。不要忘记 KOL 也需要粉丝的帮助; 当一个 APP 追求用户时长时,它就进入了共情的大市场竞争中。高效的功利解决方案带不来用户时长。(一个找对象的 APP,究竟是否应该快速找到对象?) 共情案例之提升共情的小技巧 这些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共情 买杂志或者看热门电视剧,我们总是要看最新的。因为最新的才能带来更好的共情体验。 这也是为什么共情解决方案的 APP 都是下拉刷新(你又有 XX 条新消息); ZARA、SheIn、喜茶、瑞幸的成功都离不开上新; 共情案例之提升共情的小技巧 这些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共情 认识新朋友时,我们总会问对方哪里人,以便快速寻找到共情的内容,形成共情;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能创造与对方共情的信息,可以尝试重复或认同对方的信息来提升共情,因为对方自己与自己总是能共情的。 这一点对应的现象:社交媒体的交互都有点赞,但没有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