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用品价格策略
耐用品的价格 比特币火热的原因 使用寿命长的商品一般都是耐用品 耐用品通俗定义 耐用品的精准定义 短期的价格需求弹性大于长期的价格需求弹性的商品定义为耐用品 解读下来就是:长期的需求量相对确定,短期需求量可调节的商品,例如家电长期来看总是需要的,但短期不是必须要买,可以等价格低时再入手,所以家电就是耐用品。 类似的,非耐用品就是短期需求相对确定,长期可调整。例如饮食习惯不容易马上改变,短期需求会相对确定,但长期来看,是可以改变的。 科斯猜想 由于将来销售的耐用品将会影响到现在所售出的产品的未来价值,在垄断耐用品生产者没有对未来的产量水平做出承诺时,如果消费者具有价格下跌的理性预期,那么垄断价格就会迅速降到边际成本水平。 耐用品生产者垄断无法带来更多的回报(例如没有品牌溢价)。 解决耐用品科斯猜想的办法 只出租,不出售; 维持消费者向上的价格预期; 将耐用品转变成非耐用品; 出租不出售 从买断制转向订阅制就是这种类型; 例如:Office 365,优酷会员 等等; 维持向上的价格预期 当用户对耐用品有向上的价格预期时,其购物的需求性质会发生变化:从使用需求变成保值或增值需求; 股票、茅台、黄金、钻石、房地产、比特币都是属于维持用户向上的价格预期; 当向上的价格预期存在时,耐用品就具备了货币属性;反过来,必须是通货紧缩的货币才能维持向上的价格预期。也就是说向上的价格预期的商品,产量是被控制的。 将耐用品转变为非耐用品 从定义出发,降低短期需求弹性,提升长期需求弹性。 女装行业,通过新潮流,新风尚等引导,强化了短期的需求量,同时削弱了过往的销量对当期销量的影响,提升了长期需求弹性。所以女装成功的从耐用品转成了非耐用品。 电脑、手机、软件等行业是通过新功能的迭代(用户认知)来实现耐用品到非耐用品的转型的。当创新不能影响用户认知时,用户又会以耐用品的心态来对待这些产品。 服务(免费类 APP) 一般来说,服务(免费类 APP)都属于耐用品,如何提升用户对服务的价值感,形成更好的竞争优势?主要有两种途径: 维持向上的价值预期,控制服务群体的体量,但提升 ARPU 值。例如:豆瓣、知乎、网易严选等一众小众应用; 提供新功能、新玩法、、不断引领新潮流。 例如 Windows 系列、Office 系列、iOS 系列都是按版本号更新,每次更新前大家都会很期待,提升价值感。 而一些工具类的应用,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感会逐渐降低,直到被替代。